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学子会

标题: 赵良玉女士:我是怎样帮助茂森亲近优秀的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wǒ想我是海    时间: 2015-9-21 17:26
标题: 赵良玉女士:我是怎样帮助茂森亲近优秀的老师?
 下来我们看一看《弟子规》说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就是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是非常注意茂森的这些老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的老师,从班主任到级组长的老师,一直到各科的老师,一直到校长,实际上他在每一间学校里的所有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到校长,我都非常熟悉。我在这些老师当中,每次开家长会从来没有缺席,我很愿意和这些老师交谈。我在交谈中可以听取老师对茂森的优点和缺点的评价,另外我也会发现老师的气质,这个老师的素质,这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还有这个老师他各方面待人接物的态度。我发现好的老师,我一定以后会带孩子登门去拜访这位老师,我愿意孩子能够经常感受这些优秀老师,感受他们的这些良好的东西。
  当时茂森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读国际金融专业的时候,他们的院长叫王屏山先生,他是一位教育家,我时常会带孩子到他家里面去做客。这个王院长一谈起教育那是滔滔不绝,他没有疲厌,对老师怎么样的要求,对学生怎么期望,还有自己的教学计划等等,我们都垂耳恭听,因为我很喜欢和老师做这种坦诚的交谈。而茂森那时候还比较年轻,也比较小,他只在旁边听,但是他可以感受到这些教育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对年轻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薰陶。
   除了在学校里我们去亲近这些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之外,在校外我也注意帮助孩子寻找这些优秀的老师。我记得我有一次参加一个报告会,这个报告会邀请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社会方面学的教授做报告,他是讲英文,担任翻译的是广州外语学院的一位陈老师。当时我坐在下面听,我发现这位陈老师的英语翻译真是非常好,他翻译的准确、快速,而且非常文雅。我心里就想,如果我的儿子能得到这样老师的指导,一定英语学习会很好。所以当这个报告会完了以后,我就走到这位陈老师的面前,赞叹他的出色的英语翻译,然后我就很勇敢的向他表达了我一个母亲的希望,我很希望这位陈老师能指导一下我的孩子。我邀请他到我家里做客,我说如果你星期天能到我家里来的话,不仅我的儿子,还有我所有亲友们的孩子,都愿意听听你讲怎么样学好英语。也许我的勇敢使他觉得很感动,所以他答应了我的请求。这位陈老师的素质也很不凡,就是他很有爱心,而且也很有愿意指导别人的这种热情。到了星期天我们果然把他请到了,虽然我和这位陈老师是很冒昧,也是第一次见面我提出要求,没想到能得以实现。我亲友们的孩子们也都来了,在我们家里等於形成了一个学习座谈会,陈老师就给大家谈怎么学习英语。在以后,我的孩子和其他亲友们的孩子遇到英语学习的问题也常会去请教他。后来我听说这位陈老师已经做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副校长。所以这些都是优秀的老师,我们无论是在校外还是校内,发现这些老师,能给自己孩子请来指导,对孩子的学习提高都很有帮助。
  寻找这些优秀的老师,接近善知识,除了在校内校外,我的眼光也移向了社会和宗教。在一九九0年我父亲去世以后,为了能够缓解我母亲的悲哀,所以我就陪著老母到广州的光孝寺去散散心。这是我一生第一次走进寺院,我第一次正式走进寺院就是广州光孝寺,而第一个遇到正式的出家人就是这个寺院的方丈本焕老和尚。我后来才知道,本焕老和尚了不起,他是全国著名的高僧,他今年已经一百零一岁,还健在。本焕老和尚他非常安和的气质,使我和母亲这种悲伤的心都缓和了很多。正巧他们开饭,十一点钟开饭,又留我和母亲吃了一顿素食。我们觉得寺院很好,素食也很开胃,以后我就带茂森到寺院里见这个老和尚,我让在读大学的,他刚上大学,在读大学的孩子跟老和尚交谈,看看一个清心寡欲而又德高望重的出家人他是怎么样生活的。茂森那时候也很喜欢提很多问题向本焕老和尚请教,而且还在寺院里可以吃素食。后来不久我在光孝寺里就遇到了净空老法师,我看到一位光彩照人的出家法师的形象,心里非常敬佩,就马上打电话叫茂森从中山大学赶过来,说这里来了一位法师,你赶快来见一见。我们当时都拜见了净空老法师,但是当时的人很多,可能法师也没注意到我们,在这匆匆见面之后,也不能够多谈。老法师在光孝寺逗留的时间也很短,这样就算我们见了一面。
  但是以后幸运的是什么?茂森出国留学以后,他所在的美国这所大学离净空老法师的达拉斯净宗学院非常近,於是孩子在他放假的日子和休息的日子就可以到道场里去走动。我告诉孩子,你要常到佛门里走动,学习什么?学习清净、自律。所以茂森就利用自己的假期就到达拉斯净宗学会做义工,在那里帮助洗厕所,帮助倒垃圾,而且参加护生放生的活动,吃素食,特别是恭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法。后来我们慢慢的才知道佛经里的学问可大了,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人的一生为什么有的幸福、有的悲惨,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穷困,这些等等问题,居然在佛经里都有答案。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佛经原来里面含有智慧,而佛教是一种教育。
三十年家庭教育的心得报告——母慈子孝  赵良玉女士、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欢迎光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学子会 (http://www.guangzhou2026.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